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一下4-5動物門(恆溫動物 變溫動物)
圖一、變溫動物
魚、青蛙、蛇、蜥蜴和龜等動物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而改變,這類動物稱為變溫動物(圖一)。 鳥類和哺乳類的腦部有體溫調節中樞,且保溫的構造較好,因此可以維持體溫在某一範圍內,這類動物稱為恆溫動物(圖二)。不過,恆溫動物對體溫的調節,有一定的限度。當天氣寒冷時,恆溫動物皮膚中的血管會收縮,使流至皮膚的血液量減少,可以減少體熱的散失;同時,寒冷時的食慾較佳,可增加攝取的能量;太冷時,也會使某些動物的肌肉顫抖,而增加體熱。當天氣炎熱或運動後,皮膚的血管便擴張,使較大量血液流入皮膚表層,可以促進體熱的發散;同時,炎熱會造成食慾減退,活動遲緩,也可減少體熱的產生。此外,皮膚內有汗腺,汗液蒸發也可以散失部份體熱。
圖二、恆溫動物
冬眠為一些恆溫動物(哺乳類與鳥類)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
冬眠型動物的年度周期可分為非冬眠季節(生殖季節)與冬眠季節。於冬眠季節時,冬眠型動物蜷縮不動、不吃不喝,代謝率降到最低。冬眠型動物在非冬眠季節中,其體溫是恆定的,而在冬眠季節體溫是可變的,故特稱為異溫動物(圖三)。異溫動物在非冬眠季節裡,其體溫也有2~
資料來源:
一下4-5動物門(體內受精 體外受精)
首先必須了解精子是游泳健將,它會以游泳的方式前往與卵子相遇,進而受精。
而生活在水裡的動物,像是魚類以及兩生類所排放的精子,可以直接在水裡游泳,所以雄性水生動物會直接將精子排在水中,雌性水生動物也會將卵子排在水中,讓精子卵子直接在水中(體外)受精。
而陸生動物就不一樣了,並非隨時有水的媒介,為了讓其的精子卵子相遇,雄性動物就會需要將精子排入雌性體內,讓精子在雌性產道的溼潤黏膜中游泳,用體內受精的方式與卵子相遇。
像是屬於陸上動物的鳥類,就是行體內受精的動物。
資料來源: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一下第6單元人類與環境(近半世紀以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顯著增加,此現象對地球環境有何影響?)
大氣會吸收更多的地表輻射。解析:溫室氣體含量顯著增加,會使大氣吸收更多地表反射之長波輻射,而使全球均溫上升,使兩極冰山及冰帽融化,各地海平面上升。
資料來源:
https://sites.google.com/a/chhs.hcc.edu.tw/yangfr/home/fongruey/1-1/di6zhang-ren-lei-yu-huan-jing/6-1ren-lei-dui-huan-jing-de-chong-ji
資料來源:
https://sites.google.com/a/chhs.hcc.edu.tw/yangfr/home/fongruey/1-1/di6zhang-ren-lei-yu-huan-jing/6-1ren-lei-dui-huan-jing-de-chong-ji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一下4-5動物門(動物門相關問題)
許多生物常用「水」字來命名,例如:水螅、水母、水獺、水蛇及水蛭等,請問上述生物在分類上共分為幾種「動物門」? (A)二 (B)三 (C)四 (D)五 種。
(B)
水螅-出芽生殖-刺絲細胞動物門(腔腸動物門)(囊袋狀構造)(有口無肛門)
水母-刺絲細胞動物門(腔腸動物門)(囊袋狀構造)(有口無肛門)
水蛇-脊索動物門
水蛭-環節動物門
水母與水螅、海葵、珊瑚同屬於無脊椎動物的刺絲胞動物門(舊稱腔腸動物門)
軒軒於百科全書中找到以下數種以海命名的動物,如:海星、海膽、海參、海葵、海馬、海豹等動物,請幫他判斷,這六種動物中,屬於棘皮動物門的有X種,具有脊椎骨的有Y種,會分泌乳汁的有Z種,則X+Y+Z=? (A)6 (B)7 (C)8 (D)9。
(A)
棘皮動物門包括海星、海參、海膽、海百合等動物,約有6000種。這一門的動物全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尤其在溫帶淺海中最多,不過深海或南北極海裏也有牠們的蹤跡。
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和魚類都屬於脊椎動物門。脊椎動物門是最高等的動物。海馬屬於魚類,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屬於脊椎動物門輻鰭魚綱。海馬特殊的生殖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之育兒囊(孵卵囊),經2到3週的懷卵期,再由公魚孵出小海馬。海豹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幼海豹會在4月到5月期間出生。牠們跟隨母親約四個星期,靠吃母親的乳汁維生。四個星期後,幼海豹就會離母而去。
許多生物常用「水」字來命名,例如:水螅、水母、水黽(一種能在水面上行走的昆蟲)、水蛭、河蝦、水蠆、水蘊草等,請問上述生物在分類上共分為幾種「動物門」? (A)3 (B)4
(C)5(D)6。
(A)
常見的節肢動物門有昆蟲類、蛛形類、甲殼類和多足類。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門。水黽俗稱「水馬」、「水蜘蛛」、「水較剪」,是生活在水面上的一種昆蟲。
韻詩於百科全書中找到以下數種以「水」命名的動物,如:水螅、水蛭、水母、水蛇、水獺等動物,請幫他判斷,這六種動物中,屬於刺絲胞動物門的有X種,具有脊椎骨的有Y種,會分泌乳汁的有Z種,則X+Y+Z=? (A)5 (B)6 (C)7 (D)8。
(A)
許多動物的名稱有「水」,如水蛭、水母、水螅、水獺、水蛇、水牛等,上述生物在分類上共分為幾種「動物門」? (A)二 (B)三 (C)四 (D)五。
(B)
資料來源: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一下4-2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下列四種疾病中,何者的病原不屬於原核生物界?)
下列四種疾病中,何者的病原不屬於原核生物界? (A)肺結核 (B)霍亂 (C)梅毒 (D)禽流感。
Ans:(D)
(A) 肺結核---結核分歧桿菌
(B) 霍亂---霍亂弧菌
(C) 梅毒---梅毒螺旋體菌
(D) 禽流感---流感病毒
(A)(B)(C)皆是細菌,屬於原核生物界,而(D)是病毒不屬於原核生物界。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一下2-3人類的遺傳(下列關於人類染色體的敍述,何者錯誤?)
下列關於人類染色體的敍述,何者錯誤?
(A)人類的體細胞中,有22對體染色體
(B)人類體細胞中,第23對染色體決定個體的性別
(C)人類的皮膚細胞中不含性染色體
(D)正常的人類口腔皮膜細胞中皆含X染色體
[解析]
(A)人類的體細胞中,有22對體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
(C)性染色體就是人類23對染色體中的最後一對;當是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後,全身每部位細胞便開始由此單一受精卵細胞經多次細胞分裂而來。因為受精卵本身就有「性染色體」,所以分生出來之每個細胞的染色體都必定一模一樣,當然就包含了「性染色體」喔~
所以不論是皮膚細胞,即便神經細胞、肌肉細胞、內臟細胞.....等等任何細胞(沒有細胞核的細胞,比如成熟紅血球細胞,當然就連染色體都沒有,不予考慮啦~)每個細胞核都有「性染色體」啦!
所以再強調一次----絕不是只有「性器官」才有性染色體喔!全身每個細胞都有性染色體的。(當然無細胞核之細胞例外~)
(D)見(C)內容
資料來源: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一上6-5排泄作用與水分的恆定(尿急感覺問題圖)
如附圖,當人體內水分不斷往乙方向進行一段時間後,人體會有什麼感覺?
[解析]
往乙方向進行一段時間,當血液中的水分過多,形成的尿液也會變多。
資料來源:康軒題庫
資料來源:康軒題庫
一上6-3呼吸與氣體的恆定(有關向日葵與袋鼠的呼吸作用)
有關向日葵與袋鼠的呼吸作用,下列何者正確? (A)前者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產生能量(B)後者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產生葡萄糖 (C)前者只有具葉綠體的細胞能行呼吸作用(D)後者只有肺部組織可行呼吸作用。
[解析]
生物細胞利用氧,將養分氧化分解,產生能量及水並放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養分(葡萄糖)+氧------->水+二氧化碳+能量
(D)動物的呼吸作用:體內細胞無法直接和外界交換氣體,必須藉特殊的呼吸器官,呼吸器官須具有溼潤的表面,且有充分的血液供應,蛙、龜、鳥類和哺乳類等動物,用肺呼吸--->當血液流到肺時,便與外界環境交換氣體,得到氧--->再由血液運輸到全身供細胞利用--->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也由血液運輸到呼吸器官,再排到體外。
一上5-1神經系統(膝跳反應相關問題)
朔鳴不幸遭遇到車禍,疑似在神經系統某處受傷,醫生正在試驗,
( )如果用小槌輕敲他的膝蓋,他的小腿立刻有反應,但他本人卻沒有任何感覺,表示受傷部位可能在何處? (A)A (B)B (C)C (D)小腦。
[解析]
此現象為膝跳反應,
A為脊髓連結腦部的構造、B為感覺神經元、C為運動神經元。
資料來源:康軒題庫
一上6-3呼吸與氣體的恆定(某些食品業者在運輸貯藏新鮮蔬果的過程中調整箱內空氣組成比例的方式)
某些食品業者在運輸貯藏新鮮蔬果的過程中,會調整包裝箱內空氣的組成比例以減緩蔬果的呼吸作用,進而延長蔬果保持新鮮的時間。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他們調整箱內空氣組成比例的方式?
(A)減少O2濃度並增加N2濃度
(B)減少N2濃度並增加H2O濃度
(C)減少H2O濃度並增加O2濃度
[解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為利用氧氣(O2)將養分分解。
(A)減少O2濃度並增加N2濃度可有效延長蔬果的新鮮時間;
(B)若要減緩蔬果的呼吸作用,應是減少O2的濃度;
(C)(D)增加O2濃度反而有助於蔬果的呼吸作用。
資料來源:康軒命題系統
[解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為利用氧氣(O2)將養分分解。
(A)減少O2濃度並增加N2濃度可有效延長蔬果的新鮮時間;
(B)若要減緩蔬果的呼吸作用,應是減少O2的濃度;
(C)(D)增加O2濃度反而有助於蔬果的呼吸作用。
資料來源:康軒命題系統
訂閱:
文章 (Atom)